摘要:开展历史审美论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建构和完善提供丰富的内容,可以为国民的审美教育提供学理支撑。历史审美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客体)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量。历史审美可以分成感性形象审美和理性反思审美两个层次。历史审美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法、主体分析方法等。
关键词:历史;历史审美论;历史哲学;意义;任务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4-0061-06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审美论探讨的是主体如何把“历史”作为审美对象(客体)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从而达到领悟、直观历史活动中的美的感受和自由超越性。主体在历史审美活动中,不是去认识历史客体的属性,把握历史客体的真理,向历史客体靠拢,而是历史客体向主体靠近,满足主体的情感心理需要,以客体的形象和主体的审美直觉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朝向主体的肯定性成果。这些年来,国内对历史哲学的研究,虽然成果不少,进展令人瞩目,但对“历史审美论”开展专题研究的却很少,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笔者近来查阅了国内中文期刊主要论文数据库,检索发现研究“历史审美论”的文章主要有:马强的《历史审美初论》(1996年)、陈颖的《历史的美:一个被忽视了的对象世界》(1996年)、赵秀玲的《从历史美的特征谈历史学科的审美教育》(1999年)、吴春香的《拓展高校历史审美教育》(2003年)、吕效华的《论历史审美对国民人文精神的培育》(2008年)等以及万斌与笔者合作发表的两篇拙作。历史审美论研究,国内至今尚未见一本专著问世。即使在出版的众多《历史哲学》论著中,也未见有专门论述“历史审美论”的章节。由此可见,过去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历史审美论”缺乏足够的理论兴趣和重视。未能得到系统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历史审美论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这种情况已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研究的丰富和完善。因而,深入开展历史审美论研究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历史审美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当代建构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作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容理应包含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历史价值论、历史审美论等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史。而要探究人的活动,就自然不仅应反映人及其活动的机制和规律(这主要由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来完成),也应确定人及其活动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这主要由历史价值论来完成),还应直观和领悟人及其活动中的美的感受和自由超越性(这主要由历史审美论来完成)。三者对待“历史”的方式是有区别的,分别是认识的方式、价值评价的方式和审美的方式。人类在历史活动中,除了从认知模式、价值模式的角度去对历史进行考察和审视之外,也需要从另外一种角度即审美模式的角度来对待历史,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予以把握。历史审美论要求人们在对待历史时,应力求尽可能超越善恶、是非、真假这类范畴,而从一种非功利和超功利的层面来思考问题。如果说,历史认识活动主要表现为以历史理性的形式反映历史主客体之间的认知关系,历史价值活动主要表现为以历史实践的形式体现历史主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那么历史审美活动则主要以历史认识与历史价值的统一为目标,并使这种统一体现在感性宜人的形式当中,由此来揭示历史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研究人的活动及其发展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应该是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历史审美论的统一,即对人的活动史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享受性的三者统一过程的反思。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时,往往主要强调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方面,而淡化甚至忽视历史审美论方面的研究,以致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一度被诠释为仅仅是历史本体及其认识与方法的理论。殊不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在探究历史时,始终贯穿和渗透着历史审美论的思想。因此,在当代凸显历史审美论研究,有助于确立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
第二,历史审美论研究也是对国民进行审美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
审美教育,简称为美育。按蔡元培先生的说法:“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美育的功能和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通过美育的潜移默化,可以将人类的美好德行扩充到人性的各方面。人们通常把美育划分为自然审美、艺术审美和社会审美(历史审美)三类。历史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向人们展现历史美,让人们在品味、享受历史美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锻炼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审美新人。一句话,利用历史之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人的素质,是历史审美教育的真谛。历史审美教育在今日中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基础,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历史审美教育,使人们树立历史审美理想进而强化理想道德信仰,从而引导人们塑造完整人格,引领人们进入精神家园,促进人们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可见,历史审美教育的目的正是引导人们对人生意义及生命艺术的切实关照,帮助人们在充满紧迫感和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心灵深处接受美的熏陶和滋养,从而共同努力,倡导和实现自然美好、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而历史审美论研究正是从事历史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性工作。历史审美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理论的核心。历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的自身,历史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想价值目标。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一百多年前不同,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今天,人的发展的一些前提性条件已经具备,人的发展在当代成了现实的追求和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审美论研究可以也应该承担引导人的发展和促进历史进步的使命,因为它不仅仅认识历史之“实然”,还预测和设计历史之“应然”,引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历史审美的产生和发展
历史审美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普列汉诺夫曾指出过,以功利观点对待事
物是先于以审美观点对待事物的。实用功利是为满足人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审美则是满足高一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审美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以一种精神的而不是实用的态度对待对象。在历史上,人对美的创造和追求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之后才产生的。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就给我们指明了:“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便构成为基础,……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可见,审美活动是建立在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的派生物。早有学者指出过,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和活动具有一个从“实用的”、经“实用工艺的”、再到“审美的”发展进程。
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而是寓于人对自然的功利关系和功利活动之中。这种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萌芽状态,往往局限于他们生存活动的狭隘地域和对象。据研究发现,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大多是生产劳动和部落战争服务的。如狩猎的民族爱表现动物或捕猎的场面,而过渡到农业社会的民族多表现植物、水文、天象。最初人类的审美活动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对原始图腾的制作和原始歌舞上。对图腾的崇拜是出于实用功利的目的,是把人与图腾的关系看作人与“现实”的真实的关系。而原始歌舞,已表现出不同于实用功利目的的特点。稍后人类的审美活动逐渐发展出“有意味的形式”。如通过对中国的仰韶、马家窑文化的研究证明,当时的人的审美活动已开始发生从再现向表现、由写实向符号、由内容向形式的转化。这也说明当时的人已有了最初的审美意识。但原始人类还没有从生存的实用功利上挣脱出来,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还附着于功利关系和功利活动之中,但人在活动中从自然那里获得的实用功利,既表明了人的活动的社会可行性(善),又表明了人的活动从大自然的真实性、本然性、活力性、有益性、出类性等美的属性中获得了美的愉悦和享受。在人的活动发展过程中,审美因素的比例是逐步在增大的,这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善、美关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趋势。
在奴隶社会时期,人类的审美活动与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那种对原始和平生活的再现和表现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无论是隶属于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审美活动都大多与天命观、神人观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进入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社会财富的增加,有较多的人可以脱离直接生产过程,专门掌管公共事务,从事宗教、教育、艺术等活动,但繁重的体力劳动仍由大部分人承担。分工已成为社会现象,统治阶级垄断了精神发展的权利,其余的人则被排斥在发展之外。这个时期人类审美创造的主要形式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虽有很大不同,但表现的内容大致相同。一方面,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的命运的无以言表的猜度和畏惧心理,以及社会中刚刚开始的富有人的生活气息的纯真的活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已开始借助宗教实现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总之,奴隶社会的新的生产力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朝着善、美的方向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不足以摆脱上古时期形成并加固了的原始宗教信仰的羁系。再加上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把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搬上了天界,创造出不同于原始宗教的种种宗教,于是整个社会生活被笼罩在浓重的神的乌云之中,祈祷、祭祀、巫术等宗教仪式泛滥。这一切,都给予历史审美活动以极大的影响。
进入封建时代,人类逐渐从对外在事物的依附,从天、鬼、神等神秘、恐惧的氛围中挣脱出来。进人人对人的社会关系中。封建社会的人的审美观,大多与宗族道德观念、等级荣誉观念紧密相联。这个时期,人类的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表现了最初的国家和民族形成时期人们的忠君爱国观念、等级长幼的道德伦理观念、征战游侠的荣誉观念,劳动人民对剥削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戏剧、小说、诗歌等形式已成为人们审美活动和审美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绘画和建筑也是整个封建时代表现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审美观念的主要形式。当时审美活动已显示出人的活动的独立自主性和精神的内在意义,风格上也逐渐转向秀美与和悦,富有人间生活的气息。总之,整个封建时代人类的审美活动,由于基本不脱离实践,因而是我们考察审美活动的基本属性与人的活动关系的典型时期。当然,这个时期的审美活动受宗教影响很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类的审美活动与封建时代相比具有了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由对外在事物的关注转向注重个人生活、个人感受等。在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种需要,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交往。从历史进步的视角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时代较之过去在人身自由和自由劳动时间上显著增加,因此使得人类的审美活动日益成为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一部分,人性也日益显出可由艺术掌握和表现的那一面,审美活动和人性之间呈现出互为表里的融合状态,审美活动的形式也空前繁荣。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时代仍然是私有制社会,由于劳动的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与鉴赏同人的实际处境总是处于某种紧张关系之中。在审美活动为产业所渗透的地方,艺术的生产就服从于利润的创造,以量的无限性代替了审美创造的独特性,以内容的空虚、无耻、下流去迎合人性的弱点代替了审美活动对美好人性的塑造和表现。因此,资本主义时代的人类审美活动仍是具有根本缺陷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的审美活动才能不再以人性的衰微和人的本质的异化为代价,而使人对美的事物的塑造过程,真正成为人对于人自身的美好本质的发现和塑造过程。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高层次的历史审美理想形态。与此相联系,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也是一个美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的规律和美的原则将扩张到社会生产生活和活动的各个领域。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生产劳动由社会合理地加以调配,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劳动成为自主的活动。人们获得了充分的自由时间,每个人都将能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劳动已不再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成为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人们的任何活动都具有了审美性质,都是对健康、美好人性的肯定,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由于人们也不再屈从于强制的分工,而是根据自己的身心的特点、爱好和社会的需要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活动,因而人们的审美个性也极其丰富,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在这个社会里,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消失了,也没有单纯的音乐家、画家、雕刻家,艺术活动成了一个人多种活动中的一
项。当然,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还会有新与旧、正确与错误、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但与私有制下人们处处受到盲目的客观必然性支配不同,人们已牢固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可随时调整自己的活动,以达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目的。这就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体现着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和谐。虽然共产主义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彻底实现还很遥远,但它所意味着的社会审美化这一倾向已经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的审美活动中初露端倪。这个时期人们的审美活动的一般特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心灵美与环境美并重,其性质和内容仍服从于社会生产的必然规律,人们的审美的内在意义仍不能脱离对社会和自然的改造。这都说明了,历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
三、历史审美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审美论,从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审美人类学,因为它是从人类在劳动中自我生成来看待美和审美问题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凡是谈到美和审美问题的地方,都是在谈劳动和人在劳动中自我生成。因此,诸如“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等观点,都是对审美的本质包括历史审美的本质的理论诠释。在马克思看来,审美的本质在于“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是审视人的本质力量之美。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客体)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量。
美的创造和追求,本质上就是人类自身生活和历史的创造与追求。历史活动主体同审美活动的主体始终是相结合的。与其说,审美活动是历史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毋宁说历史活动本质上应是人类不断创造和追求美好人生、美好生活、美好社会境界的审美创造活动。如果说原始初民即是萌芽状态的审美活动的主体,体现了审美与历史的朴素的统一,那么,人类历史掀开了文明之页以后,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审美主体与历史主体则呈现出复杂却又带有规律性的关系。当我们谈论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作为审美活动主体和历史活动主体的时候,当然不应忘记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始终是人类首要的历史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始终支撑着沉重而复杂的人类文明社会结构的存在和运转。他们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被奴役的条件下,他们仍然用劳动创造了美,积累了丰富的审美创造的经验,显示出巨大的审美创造力。他们的审美创造,有许多是按照奴役者的需要、趣味和意志进行和完成的,可以说是一种不自由的“自由创造”,但这些创造物仍然构成了人类审美创造的弥足珍贵的遗产。只是,被奴役者在被奴役的条件下,受到物质生活条件匮乏、文化教养不足、奴役者思想意识的钳制和浸染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审美创造的热情、才华与能力的发展、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而难以实现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与历史活动主体的充分结合。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继承和发扬了古今中外人类审美活动的优良传统,美的创造与追求才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有的新时期。虽然社会主义社会还远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但毕竟为人类的自由发展作了自觉的尝试,从而也为审美活动与历史活动的充分结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历史审美是人类的内在需要,是基本的人性之一。人在自我映照中产生的审美愉悦的根据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历史审美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氛围的真实存在进行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发现和美的评判。审美对象都是确曾发生过的真实存在,审美也只能严格遵循固有时空秩序和发生过程去探寻和升华。历史真实同样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可信性和丰富性,因而历史审美从文化底蕴来说是直接切入了历史精神的内涵。同时,历史审美也立足于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过程作为一个自足(但不是封闭和孤立)的整体来予以把握。这种把握的目的不是要把历史对象看成是一种表面上、形式上、感觉上或视觉上“好看”和“优秀”的东西,不是要从历史对象身上找出某种“美观”和“正面”的因素来予以肯定和赞美,而是要努力从历史本身挖掘和寻找出一种值得回味和发人深省的东西,以便加以批判性的思考。因此,历史审美决不意味着在面对历史时,非要千方百计把历史说成是“美”的、“好”的,似乎历史审美就意味着“美化历史”、“歌颂历史”,甚至“吹捧历史”、“抬高历史”、“崇拜历史”,或者更有甚者还要“神化历史”,似乎不把历史说得尽善尽美,就不足以充分肯定历史的神圣价值和永恒意义。在历史审美中,主体心灵的出发点是“善”的情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宣扬历史的“善人”、“善事”、“好人”、“好事”的同时,决不能忘却或忽视那些历史上的“恶人”、“恶事”、“坏人”、“坏事”。历史的发展常常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其前提永远以“恶”作为开路先锋,以至于黑格尔甚至说“恶”是历史发展的杠杆。我们不能回避和无视历史上的罪恶、苦难和悲剧等现象。正是它们构成了历史本质的一部分。历史审美应当致力于这个独特的思路和向度,通过对历史苦难、历史悲剧和历史罪恶的审美观照,而使人们懂得历史的沉重性、曲折性和艰难性。因此,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忧思,对人生历程和价值意义的思索,构成了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反复思考的永恒审美主题。
四、历史审美的层次
历史审美可以分成感性形象审美和理性反思审美两个层次。
感性形象审美是历史审美的初级形态,它的特点是把历史世界的现象和场景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来对待,人们在鉴赏、玩味、体验历史的过程中获得新鲜的美感。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伟气势,“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浩渺无际气象,岳阳楼与“八百里洞庭风光”相映增辉体现出的“天人合一”意境,等等。又如,历史上出现的蜿蜒起伏、气势恢弘的万里长城,长安洛阳东西二京,北京南京、南北都城的城市建筑群,等等。几乎所有的主体在面对历史遗址、文物和历史人物形象时都会泛生出一种审美的感情,在阅读历史文字记载时还能在脑海中幻化出若干历史的场景,特别是有的还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给以“历史的悲剧”、“历史的喜剧”等的审美评价。但是,尽管如此,仍不足以说明他们从整体上来说已进入历史审美的理性反思。因为他们中虽有人或能于对历史遗存的观照中获得审美的体验,或能于对历史文字的阅读中受到形象化的信息刺激,并借助想
象,在脑海中再造出若干历史场景,但这都是一种感性活动,还不是审美评价。如欲达到后一步,便还得对这些活动进行理性反思,即将感觉上升到理性,通过概念等手段,达到对历史美的本质的把握。
在历史审美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的感性形象审美层次上,还应该上升到历史的理性反思审美层次。理性反思审美表现为对人类历史的理性把握和反求构筑。理性反思审美达到的目标是晚心悦意和悦神说志。如,人们在读史学史过程中,面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诗人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年青将领霍去病、“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的抗金将领岳飞、“身先士卒,临敌忘身”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为捍卫真理而被处火刑的布鲁诺、发出“签字有什么用,地球仍在转动”铿锵语句的伽利略等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由衷地为他们的高风亮节、伟大人格和悲壮崇高的美所感动和激励,他们赢得了后人的爱戴和崇敬。而且,他们带领我们超越了时空,进入了广阔的历史空间,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让我们在领略历史美的同时,被深深地卷入历史大变革之中。可见,理性反思审美是对历史的体验和参与,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五、历史审美论研究的主要方法
历史审美论研究,要对历史审美的发生发展、本质、层次形态、运行机制和规律等问题进行哲学层面的分析和概括,则注意研究方法和手段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审美论思想始终渗透在唯物史观之中,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根据历史审美论问题本身的特殊性,除了运用通常的一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发生学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等之外,还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对历史审美发生发展的考察,必须要揭示其赖以生成的逻辑前提和条件,揭示其演化和嬗变的内在逻辑。而对历史审美的逻辑分析,目的就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审美的生成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是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认识社会历史的典范。一方面,马克思采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等一般概念,并通过这些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来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他又不满足于运用几个抽象的逻辑的表达,因为仅仅这样,是不可能看到“主体的人的现实的历史”,看不到历史是人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人的审美发生和体验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始终强调不能把借助于一般概念所揭示的历史运动规律与人的自我实现活动(包括人的认识活动、价值活动和审美活动)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把握住了历史和逻辑的相统一。
2 “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法。人类掌握世界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实践的掌握、观念的掌握。实践的掌握,是主体把自己当作一种自觉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按照自己所认定和追求的目的和价值,预设相应的方案,操作物质工具,对对象进行实际的分解和组合,改变它的自在形态和运动方式,使之成为具有有利于人的生命存在、发展和完善的客体形式。观念的掌握,是主体从自身的目的和价值出发调动并运用自己的激隋、意志、智慧,通过对客体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处理,把客体的实在形式或旧有的非实在的观念形态转换成新的非实在的观念形态。马克思提出了几种对世界不同的观念掌握方式:科学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这里讲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法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观念的掌握方式。它提醒人们:历史审美论研究必须准确地理解人类的生活实践,即对历史审美的内涵、发生发展、本质、层次形态、运行机制和规律等问题都要“从实践方面去理解”,或者说要把历史审美“作为实践来理解”。
3 主体分析方法。历史审美联系着人的主体性存在,这决定了我们在历史审美论研究时,必须遵循马克思所予以肯定的方法:“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历史审美。所谓主体就是指从事审美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主体性则意味着人在历史审美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历史审美”这一概念恰恰反映出人的历史主体地位。我们在任何情况下谈论历史审美,不管意识到与否,实际上都是,并且应该是以人自己的尺度去衡度历史。人是一切审美包括历史审美的主体,是一切审美包括历史审美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审美包括历史审美的实现者和享有者。然而,人作为历史主体,自身是一个复杂的蕴含着个体与类、主体性与客体性、实然与应然等内在矛盾于一身的统—体。因此,历史审美论的研究,应当从历史主体即人本身的剖析出发,来探寻历史审美由之发生发展的人学基础和依据。
参考文献:
[1]万斌,王学川,论历史审美活动[J],浙江社会科学,2007,(4),论历史审美的本质和特征[J],浙江学刊2007,(4)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4
[5]李星良,人的历史发展与人的审美活动的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200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46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121
责任编辑 王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