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岗位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打开文本图片集

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心脏,“真正的技术实践能力必须在实训过程中才能形成,这是由技术的本质决定的”。所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应该是实践性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高职大多数专业课程均引入实际工程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或案例教学。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仅有模拟项目的教学不足以使学生真正建立施工的真实感受,而采用学生在工地现场以准员工的身份,工学合一,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过调研,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形式。岗位课程有的学校称之为工地课堂或厂中校,即为在施工现场进行的课程,学生在真实的施工现场工作中学习,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更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岗位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践及广泛调研,在企业或工程现场进行的岗位课程其开发及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岗位课程的课程内容开发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工期长,一个单项工程可能要半年之久,如果选择该企业进行岗位课程,对课程内容的开发影响极大。

2.由于真正参与企业生产,现行的普通教材均不能满足课程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3.岗位课程在企业中进行,学生的教学组织较为困难,学生不能按照正常的上下课模式,甚至还会加班。对于90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4.考核方式方法与在校内上课截然不同,原有的开卷或闭卷考试均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二.岗位课程的开发

岗位课程的开发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课程从无到有的过程,二是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打散和重组。岗位课程可以采用第二种形式,经过内容重组,形成适于在企业中学习和教学的岗位课程文件。例如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中,学生就业对口率为95.26%,就业岗位为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预算员等,因此,必须将建筑施工能力确定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与之对应的施工类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仅仅设置了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建筑施工组织两门课,无论从课时还是课程安排均不能充分体现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改变以往建筑施工课程的课时设置与教学模式,增大建筑施工类课程的课时比重,同时加大该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基于工作过程,不断实践,使之真正实现核心能力培养的目的。

对原有建筑施工课程运用拆分重组整合的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进行拆分,将建筑施工课程技术拆分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施工、砌体结构施工、防水与装饰工程施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第二进行整合和重组: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重组形成新的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将砌体结构设计与砌体工程施工重组形成新的砌体结构主体施工。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提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辅助工作任务,形成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

通过以上过程开发的五门核心课,与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单项工程达到一一对应,每一个施工现场都可以作为其中一门课程的一个教学场所,做到课程内容与实际工做内容高度吻合。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课程进行实施的指导书,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教改固化的成果。岗位课程的教材应成立教材编写团队,务必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基于工作过程,在教材内容的选择、顺序的排列、形式的选择等方面精心设计。同时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学校应自行开发工作页、指导书等校本教材,对出版教材进行补充。

三.教学组织

教学的组织应包括教学地点、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等的选择与确定。 岗位课程教学地点在企业,会带来学生的学习、住宿、交通等一系列问题,均需进行提前筹划安排,地点固定并且条件齐备的企业或现场是教学首选。岗位课程教学教师由原来的一位校内教师变为多人,即校内教师+企业教师,校内教师主要作为指导和管理者出现,学生授课班级由整班变为小组分班教学,不同小组分在不同的生产班组或不同工作地点。周密的管理措施与安全措施是学生顺利完成课程的保障。岗位课程大多采用轮岗制,任何一个岗位不可能涵盖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教材工作页以及指导书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同时领会教学内容,做中学,学中作。为达到教学的进度与效果,教师需及时组织学生在现场或返校进行总结与反馈。

岗位课程中学生必须遵守企业或现场的劳动纪律和作息时间,无法避免的是学生会遇到加班或不能按时上下班等问题,作为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的沟通以及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及时到位,消除双方的误解,将岗位课程圆满完成。

岗位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建筑施工课程,由于建筑施工现场选择问题、施工工期、进度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其他不可预见因素,有时不能在校外施工现场按照计划实施。在一些学校的教学实践中,为保证教学顺利此时首先可进行不同课程之间的前后调换,以适应工地的变化;亦可及时将岗位课程转化为校内的模拟项目课程,保证课程教学的正常实施;这种灵活转换,既能适应建筑行业施工的特点,又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考核方式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考核与评价是对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知识以及技能变化的检验,在岗位课程中,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了通过完成课程所要求达到的技能,首先应以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为基础,评价应分为过程评价与试卷评价两种。过程评价由企业教师与校内教师进行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试卷评价主要对学生对理论知识以及国家的规范规程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两者并存,以切实及时反馈教学效果。通过实践和调研,大多数学生对这种过程考核+成果考核的方式更为认可。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岗位课程在课程开发与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许多高职院校以各种形式在开展,无论是岗位课程还是称为厂中校或者工地课堂,这种在企业中进行教学的实践性课程已经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

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论文,课题名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课程及岗位课程改革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3051301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高职 课程教学 岗位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