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乐器——簸箕

簸箕,是满族民间用柳条编制的农业生产工具,用它簸去粮食中的碎糠,有时也用它过风。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用簸箕当乐器,艺术地再现了满族农民们在劳动之余,利用手中的生产工具伴奏助兴,因而被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后来又传入宫廷,成为满族传统乐器之一。

簸箕,也叫节、柳箕等。有大簸箕与小簸箕,背面画山神爷的头型,演奏时用木棍在簸箕背面上下划动,木棍为两根一厘米左右粗细的竹棍,一端合在一起,一端张开,也可用竹筷子代替,演奏者左手拿簸箕,右手的大姆指与食指夹握两根竹棍,以划、拨、挝、刮、爬、打等动作而发声,可放长划或短划和打拨,还可根据不同需要划拨簸箕的面、帮、背、沿、舌头等各个部位,从凸凹相向的簸箕里外上滑、跳、磨、擦,使其发出快慢节奏不同的音调,用来达到伴奏、伴唱、伴舞的节奏感。民间用柳条编簸箕,宫廷则是用竹子编制。《大清会典》中有关于节的演奏方法记载:“司节十六人,分左右两翼并上。左手持节若箕,右手持圆手若箸,划作其声,与乐章及各舞相为节奏。”由此可见,清代节不仅在民间流行演奏,在宫廷也以节为歌舞伴奏。

《竹叶亭杂记》说:“扬烈舞:旁有持红油簸箕者一人,箸刮箕而歌。”道光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总管禄喜所上奏折云:“……此外更有念乌春用中和乐配乐者。乌春者满洲语歌也,歌时必配乐,乐器仅用簸箕、板、弦子、筝数种。”

簸箕属打击乐器,从金代女真人开始就将其利用于歌舞伴奏而使其成为独特的民族乐器,清代宫廷与民间满族人继续沿用,直到解放初期才中断。簸箕来源于民间使用簸粮米工具,女真人予以艺术化、音乐化,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满族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责任编辑 宋长江〕

推荐访问:满族 簸箕 乐器 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