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西医组予以更昔洛韦、维生素C静滴,中医组予以维生素C静滴、结合刺络拔罐、局部电针和口服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结合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和有效率。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在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和有效率上均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止痛快,止疱快,病程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带状疱疹;疗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普遍抵抗力降低,带状疱疹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丹“、”蜘蛛疮“等。临床上表现为簇集性小水疱呈带状排列,沿周围神经走向呈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早期若不及时治疗,可遗留有严重的后遗神经痛,是目前疼痛治疗的难点之一。止痛药物仅能暂时缓解疼痛,但副作用大,耐受性差。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患者,所有患者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1];符合《中医皮肤性病学》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证型为湿毒火盛型[2]。随机分为西医组、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西医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9~79岁,平均(51.7±16.92)岁,病程3~14 d,平均(5.4±2.58)d;中医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7~72岁,平均(50.47±12.51)岁,病程3~20 d,平均(6.46±4.28)d;中西医结合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76岁,平均(48.3±13.20)岁,病程2~15 d,平均(5.9±2.94)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西医组:予以更昔洛韦(生产厂家: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127-5)0.25 g,静滴2次/d,维生素C(生产厂家:湖北天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0126)2 g静滴1次/d;7 d为1个疗程。中医组:予以维生素C 2 g,1次/d静滴,电针、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治疗:皮肤常规消毒后,选择适宜体位,使用无菌注射针点刺,在疱疹密集区、疼痛较重区选择3~5个治疗点进行点刺,每处散刺4~6下,然后将火罐拔于点刺区域内,根据皮损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留罐5~10 min,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纱布擦干净局部渗出物,刺络拔罐后在皮损局部沿神经分布取阿是穴配合夹脊穴予以电针治疗,1次/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中药治疗: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 g,栀子15 g,柴胡15 g,生地20 g,泽泻15 g,茵陈蒿25 g,紫草15 g,板蓝根20 g,大青叶15 g,赤芍15 g,郁金15 g,甘草4 g。头面者去龙胆草、栀子,加升麻10 g,鱼腥草20 g,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 g(后下)。1剂/d,7 d为1个疗程。中西医结合组:综合西医组与中医组两种方法。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皮损面积、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在治疗1 d、3 d、7 d后采用四级加权评分法进行评分,记录1个月后后遗神经痛情况,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判定[3] 治疗1 w后进行疗效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临床痊愈为皮损基本消失,疼痛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为皮损大部分消失,疼痛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89%,好转为皮损部分消退,疼痛减轻,疗效指数30%~59%,无效为皮损稍有消退或加重,疼痛无减轻,疗效指数<30%。痊愈加显效例数合计的百分比为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治疗带状疱疹的患者在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上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上优于西医组和中医组,见表1。

2.2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和中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5;χ2=4.043,P<0.05),见表2。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嗜神经、嗜皮肤的特性,患者初次感染后,不能及时有效的将病毒清除体外,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这种病毒就会活动,使侵犯的神经节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从而产生神经痛,有的患者疼痛剧烈,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4],更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以抗病毒、止痛为基本原则,但疗效不理想。

本研究中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及嵌入病毒细胞的DNA内抑制病毒的合成和复制[5],可以减少或避免病毒在神经节内的潜伏和复制,有很强的杀死突发病毒株的作用,其疗效优于传统的阿昔洛韦等[6]。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缠腰火丹“”蛇串疮“等病的范畴,形成病因多为内伤情志,肝郁化火,湿盛火盛等,本研究入选证型为湿毒火盛型,此型临床症状重,疼痛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取局部刺络拔罐可直接扩张病患处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电针采用沿神经分布加夹脊穴的方法取穴,可以通病所经气,两者均可去瘀血而行血滞,出邪气而畅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达到迅速止痛的效果,应用越早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缓解越快[7],同时配合中药龙胆泻肝汤口服,内外结合,共奏泻火解毒、除湿止痛的功效[8]。本研究显示,西医组与中医组在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后遗神经痛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中医组在疼痛缓解时间上优于西医组,但中西医结合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上均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其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起效快,患者疱疹消退快,结痂快,止痛快,疼痛时间明显缩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而且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无显著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94.

[2]范瑞强,邓丙戌,杨志波.中医皮肤性病学[M].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54-56.

[3]李晓艳.更昔洛韦治疗56例疼痛明显的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2):290.

[4]杨玲.带状疱疹69例误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167-168.

[5]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250.

[6]李军.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1):1785-1786.

[7]王春丽.针刺、放血拔罐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6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487-489.

[8]朱昌飞.龙胆泻肝汤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6例[J].福建中医药,2013,44(3):34-35.

编辑/翟辰万

推荐访问:带状疱疹 疗效 中西医结合 观察 治疗